【家风传承】勇者无惧:齐太史秉笔直书,前仆后继
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“勇”这一德行,并将勇与“仁”“知(智)”相提并论。孔子曾说:“知,仁,勇三者,天下之达德也。”又说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他反对“暴虎冯河(空手搏虎,徒步过河),死而无悔”的匹夫之勇,主张勇要受到“义”的节制。以勇敢著称的子路曾经问孔子:“君子尚勇乎?”孔子回答说:“君子义以为上。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,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。”可见,孔子主张将勇与义相结合,做到见义勇为。
事实上,“见义勇为”也出自孔子的名言,原文是“见义不为,无勇也”。那么,什么是“义”?孔子认为“义者,宜也”,即“义”是合宜、正当的行为。孟子认为“义,人之正路也”,即“义”是人类正确的道路。孟子还主张当生命与道义“二者不可得兼”时,要有“舍生取义”的勇气。
可见,真正的勇,真正的见义勇为,应当是追求真理、坚守道义而无所畏惧,不为权势而屈服,不为利诱而动心,不为死亡而动摇。然而今天提到见义勇为,往往仅指与歹徒搏斗或抢险救灾而遭受损失乃至牺牲生命,这显然把见义勇为的含义缩小了。各行各业都有其应当坚守的“义”,对于写史的人来说,大的“义”就是秉笔直书,如实记载史事。但在专制制度之下,要做到秉笔直书,没有舍生取义的勇气是不行的。
春秋时期,齐国权臣崔杼杀害国君齐庄公,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君,是为齐景公。崔杼自立为右相,专断朝政,飞扬跋扈,却非常担心自己的弑君罪行被史官记载在史册之上,从而留下千古骂名。齐国的太史为了如实记载史事,将生死置之度外,毅然写道:“崔杼弑其君!”崔杼勃然大怒,立即把他杀了。
当时,史官是世袭的,太史的两个弟弟继任为太史后,并未慑于崔杼的,仍然如实记载此事,相继被崔杼杀害。太史小的弟弟继任后,毫不畏惧,还是这样写。崔杼慑于太史兄弟四人为秉笔直书而前仆后继的勇气,终于放下屠刀。此时,南史氏以为太史兄弟已尽,正抱着竹简匆匆赶来,打算接替太史兄弟之任将崔杼的罪行记载史册,见太史的小弟已经据实记载,才返回去。
齐太史兄弟不畏强权、秉笔直书的精神,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。文天祥在《正气歌》中历数史上十二位忠臣义士的壮烈之举,例便是“在齐太史简,在晋董狐笔”。其中,董狐是晋国太史,因“书法不隐”,记下晋国权臣赵盾“弑其君”,而被孔子称赞为“古之良史”。
今天,我们应当学习齐太史舍生取义的勇气,传承古人见义勇为的家风,懂得什么是“义”,什么是“勇”,敢于追求真理、坚守道义,成为一位真正的“勇者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我们,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